[重庆共青团]葡萄新京官网:丰都县三建乡夜力坪村青少年儿童手机使用调研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系。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孩子的成长不能忽视。乡村里普遍存在父母长期离家生活,大多青少年儿童与祖辈生活。一方面孩子与父母多以手机(智能)联系,另一方面手机也成了孩子们的玩具,一些孩子们对手机使用不当,沉迷手机游戏之中,影响其身心健康。带着这些问题,葡萄新京官网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在重庆市丰都县夜力坪村开展为期一周的青少年儿童“远离手机,拥抱生活,引领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实践活动。
图为 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访调研 通讯员 黄珩钏 摄
7月19日下午,为增强调研数据的普遍性与可信度,实践团队队员采取逐户走访方式调研农户。夜力坪村共有8个村组,实践团队队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该村落多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落差大,山路崎岖,在家青少年儿童普遍不外出村组活动,更多的选择的是与电视、手机为伴。调研中了解到,在外的父母与家人联系普遍在一周中的休息日多以智能手机联系,97.68%的家庭保持在一周一次的频率。在与农村青少年儿童交流过程中也了解到,农村青少年儿童也使用智能手机获取信息与知识,仅拘泥于传统的电视和学校渠道获得知识和信息状况有所改善。调研中也能感受到,随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手机里的游戏、视频等娱乐软件都让青少年儿童娱乐方式得到了明显改变,但这也降低了青少年对娱乐内容、时间等的自我控制力。可以说,智能手机对青少年儿童影响较大,对他们的生活学习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双面影响。
调研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大多数儿童的手机(智能)多是爷爷奶奶直接给与,也有部分是父母亲给与,在使用时间上有一定的约束与控制,在被拿走手机后孩子不会出现过激表现。在与一名叫湘湘的小女孩谈话中了解到,湘湘是一名即将读一年级的留守小朋友,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常常使用手机和远在浙江务工的父母视频通话。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湘湘与父母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较少。手机是爷爷的,使用手机的频率也不高。信息时代来临,城里的孩子在四岁就已经会熟练的使用平板电脑,观看早教视频。而在三建乡夜力坪村,给我们感触较为深刻的是,接触使用手机的湘湘却并没有在网络世界沉迷,她说:“和手机比起来,我更愿意和小伙伴玩”。
夜力坪村的青少年们也多是留守青少年,与祖辈生活,大多缺乏和父母的沟通与交流,闲暇时间大多是在网络上遨游。大部分青少年表示:自己玩手机的原因是自己无事可做,平时很少有朋友伙伴找自己玩,如果有小伙伴邀请自己出去玩,孩子们表示愿意放下手机并想要参与到其中。
夜力坪村的青少年小廖同学说到,爸妈都在外打工,自己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和爸妈一般是一周甚至一个月通过视频电话才联系一次,手机是自己平时的“朋友”,平时会用手机上的百词斩来查漏补缺自己的英语水平,也会用来看看视频、听听音乐,刚刚中考完的他使用手机的时间大大增加,在询问小廖同学他之所以玩手机频繁的原因时,他说:“同伴们都在玩,如果我不看手机,会觉得自己融入不进去;我也希望可以和自己的伙伴待在一起玩耍,一起放下手机。”
通过对目前调研结果的整理,可以进行以下初步分析:一是手机的智能性对农村青少年儿童效果显著,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面、改善生活方式、提升生活水平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手机的智能性依旧存在不足之处,还存在诸如青少年本身的自控能力差、社会关系相互影响等多重因素,对于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新鲜事物对他们的吸引力特别强烈,而处于成长中的他们,缺少对事物好坏与否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较差,容易被吸引。根据分析,我们认为可以从帮助孩子们解决玩耍环境和认识邻里朋友入手,增加孩子们的密切联系程度。我们期望能从更深入的调研分析中,获取解决农村青少年儿童沉迷手机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树立正确的乡风文明习惯,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助力乡村振兴。
相关链接:http://www.cqyl.org.cn/aspx/ch/show.aspx?classid=47&id=10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