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在智能工程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全院教职工通过不同方式奋战在疫情防控、教育教学、后勤保障、心理疏导等各个战场。同学们虽在宿舍方寸之间,仍用乐观和自律书写出青年大学生别样的精彩。校友和企业的援助展现了智工人代代传承的互助精神。多种力量的同频共振,给予全院师生最温暖的陪伴。
担当担责 主动变身“大白”
校内的老师们纷纷变身“大白”,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师者的责任与担当。学院书记余光琳、院长彭勇在统筹协调学院整体工作的同时,和老师们一起化身“送餐员”,每天身穿防护服配送三餐,每次工作后,汗水浸透全身衣服,他们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今年50岁的胡瑾雯老师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进驻学生宿舍,她说“在学校工作20多年了,我爱我的学校。我们一起努力,争取早日团聚”,朴实的话语令人动容。本在逸雅园家属区隔离的王万刚老师将年幼的2个孩子托付给家中的老人,回到学校和妻子一起并肩作战,以“小家”的力量守护“大家”。青年教师李林在隔离点写下了入党申请书,他在申请书中写道“看到身边党员冲锋在前,更加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我将以行动表明我的决心和愿望,请党组织考验我 。”入党积极分子曾维信老师在校外写下请战书,请求回校一起参加战斗。“隔离期间见证了城管人太多的美好和善良,收获了很多感动和成长,感谢这个充满爱的团队,感恩城管校这个大家庭,很幸庆我当初的选择。”去年刚进校的是张小玲老师在办公室度过了她32岁的生日,同事们用早餐制作了一个特殊的生日蛋糕,为她过了一个终生难忘的生日。
凝心聚力 教育教学有序开展
辅导员和班主任们也开启了24小时在岗在线的工作模式 ,坚持每天对51个班级的每一名学生进行疫情防控信息跟踪上报,确认每位学生的健康情况、实时动态、所在位置,开展疫情知识普及和心理疏导,点对点与学生谈心谈话、疏导学生情绪,并对同学们的问题及时开展线上答疑,做到精准掌握信息,切实关心到位。
各教研室对线上教学储备了大量素材,教师们也摸索出了最适合自己学生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在保证“停课不停学”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课程是微电子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性和互动性较强,微电子教研室积极与实训软件技术提供方对接,在朗迅科技公司的全力支持下,把实训所使用的平台由学校机房迁移到朗迅公司的IC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确保学生们远程也可登录,实现学生在线上参加实训课程的平台环境。并按照最初的实训教学规划,建立了全部8期实训的实验教学环境,为实训课程开展线上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将线上实训与学原理、说操作、讲流程、懂规范等结合,将动手技能向内化迁移转变,保障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
方寸之间 亦有别样精彩
隔离期间,同学们以图文记录自己身边的抗疫故事,以VLOG进行疫情防控科普,用共享文档分享自己的隔离生活,用文字表达对疫情的思考,展现了同学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一封封请战书,是新时代青年的决心,也是他们的抗疫承诺;一首云端大合唱,表达了“风雨过后一定有彩虹”的美好夙愿;一支手语操,传递出他们最真诚的感激和祝福;一幅幅海报、手抄报、书法作品,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也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手机、qq等方式联系各班寝室,及时解答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领带动身边同学做好防疫工作,让同学们在疫情阻击战中看得到党旗、找得到主心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思想汇报。
饮水思源 互帮互助代代传
来自各地的校友、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与母校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与母校师生们“战”在一起。去年刚毕业的智能控制技术18级校友朱海龙以个人名义向学校捐赠了1000个N95口罩,并联合黔江深耕食品有限公司,捐赠了60件麻辣豆豉、下饭菜等食品。计算机控制技术15级校友李学利在听到疫情的消息,第一时间给老师们打来了慰问电话,并捐赠医用口罩10000只。电子信息技术16级校友倪靖程毕业后参军入伍,去年9月刚退伍回家,每天发来信息询问是否能回到母校参加抗疫,他说:“无论如何,我都想为母校做点什么”。通信A1901班学生余兵在外创业,了解到学校突发疫情,第一时间捐赠了1万个口罩和1万瓶矿泉水、饮料等价值5万余元的物资。
校企合作单位也积极响应,纷纷奉献爱心,助力学校抗疫工作。中兴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向葡萄新京官网捐赠了口罩、消毒液、药品等防疫物资和方便面、水果、洗漱用品等生活用品,中兴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校区运营总监杨玲更是主动加入学院的送餐组,不辞辛劳,逆向而行,共同分担工作任务。这不仅体现了企业对葡萄新京官网的深情厚谊 ,更彰显了企业的责任担当和人文关怀。
点滴微光,可成星海。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学院全体师生用责任、坚守、担当,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守护着美丽的校园。相信微光定能变曙光。
(撰稿:苟雪柳)